九游会:水果店便宜得像批发价背后是场静悄悄的农业革命
九游会棋牌:
曾经过百元一斤的荔枝,如今不到十元就能带回家;昔日昂贵的蓝莓、阳光玫瑰葡萄,纷纷跌下价格神坛。走进任何一家水果店,琳琅满目的价签上,那些令人心动的数字正在讲述一场关乎技术、物流与竞争的农业变革。
“荔枝9块8一斤,山竹16块8一斤,榴莲只要23块8一斤,最近的水果太划算了!”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市民宋女士惊喜地发现,连锁超市售卖的水果价格比上个月便宜了不少,尤其是荔枝,价格实惠公道了将近一半。
在浙江湖州的一家榴莲批发店,老板肖女士忙着直播卖榴莲,店里的金枕榴莲价格从冬季的每斤近60元降到了38元,品质稍差的甚至只卖19.9元/斤。
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都在上演。曾经高高在上的“贵族水果”,正悄然变身寻常百姓家的日常消费品。
今年以来,多种以往价格不菲的高端水果出现了明显的价格回落。在广东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商业市场,妃子笑荔枝6月底价格仅为每公斤4至4.5元,而去年同期价格为每公斤14至16元。
这样的价格跳水并非个例。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表示,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,国产水果替代品、改良品种持续不断的发展,未来“贵族水果”的品类会逐渐变少。
蓝莓的价格同样进入下行通道。在山东济南堤口果品批发商业市场,6月份本地露天蓝莓批量上市时,价格为每公斤16至50元,而去年同期的价格在每公斤24至60元。
水果价格普遍下降的现象,背后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。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主任王文辉分析:“供给量大了,价格自然会有相应调整。”
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为国产水果产能爆发提供了可能。在云南的蓝莓种植基地,农户们采用基质栽培技术,通过电脑调配营养液,产出的蓝莓果径更大、甜度更高。
陕西车厘子种植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,填补了国内晚熟品种市场空白;海南榴莲突破技术瓶颈,甜度超越泰国同种类型的产品,2025年产量预计突破2000吨。
供应链的变革也功不可没。随着跨境物流效率的大幅提高,进口水果成本逐渐下降。
同时,我国冷链物流技术和网络越来越完善,冷链物流成本也逐步下降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全年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3.65亿吨,同比增长4.3%。
国产水果产能的扩大,是推动高端水果价格下降的重要力量。到2023年,我国水果产量达3.27亿吨,人均占有量超232公斤,远超出世界人均水平。
以蓝莓为例,2020年,我国蓝莓的种植培养面积和总产量跃居全球第一。2024年全国蓝莓栽培面积达到9.59万公顷,总产量78万吨,相比2020年的6.64万公顷和34.72万吨,分别增长了44.4%和124.7%。
云南孟连的牛油果种植基地发展迅速,如今牛油果产业种植培养面积达12.07万亩,形成了集育苗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。这些国产牛油果从采摘到上架仅需3天,而进口产品需要一个月。
随着高端水果价格的下降,市场格局正在重塑。淘宝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今年荔枝销量同比增长25.4%,榴莲同比增长6.57%,芒果同比增长8.87%。
水果进口的“闸门”也越开越大。近10年,我国水果进口量迅速增加,2024年进口水果总量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77.1%。
进口来源和品类日益丰富,尤其是受消费者青睐的车厘子、蓝莓等,进口量爆发式增长。
高端进口水果价格下行的另一个主要的因素,是高品质国产同类水果的竞争力提升。进口水果市场慢慢的出现细分化趋势,针对不同花钱的那群人推出不同品级的产品,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更多元、更具性价比的选择。
水果价格下降对消费的人来说是利好,但对产业链上游的种植者却带来了挑战。一位广西荔枝果农的女儿和记者说:“今年很不容易。”
在有经验的果农看来,价格影响更多停留在“挣多挣少”。面对水果产业周期性波动,产地正在积极应变。
在云南,“超级水果”的国产替代不仅是价格战,更是科技战。智慧农业系统让果农能够实时掌握气候、湿度、病虫害数据,实现精细化管理。
冷链物流与仓储体系打通产销堵点,让“鲜果直达”成为现实;品种改良与科研攻关提升产量与品质,让国产水果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具备竞争力。
从中长久来看,随着全球水果产量的持续增长和贸易的便利化,以及国内水果产业的一直在升级,消费者享受到品类更丰富、价格更合理的水果是大势所趋。
短期内,受天气、产区供需变化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,个别水果品类的价格有极大几率会出现阶段性波动。
王文辉认为:“目前我国市场整体供应的充裕和流通渠道的畅通,将为水果价格的总体稳定提供有力保障,‘果盘子’有望持续丰富,消费者离‘水果自由’越来越近。”
专家建议,政策方面应强化对水果种植端的有效引导,避免产能过剩,帮助果农提升水果品质,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。同时,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,保障果农的合理收益。
在云南孟连的牛油果种植基地,连片绿果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。工作人员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系统,实时查看果树长势、气象数据与采摘进度——这些果实,不再漂洋过海来自南美,而是从中国西南的热带山谷走进了全国的果盘。
数字化种植、智慧物流和产业升级,让“水果自由”从消费愿景变为现实,也折射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澎湃动能。
从“吃不起”到“吃不完”,中国水果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,而这场改革的最终受益者,是每一位消费者。热点观察家

